实用新型专利
新知识
今天在学习单片机电源设计时,用到了一款SOC芯片IP5306(支持2.4A的同步升压转换和2.1A的同步开关充电),但是呢!有个缺点在外部电源断开时切换为锂电池供电会出现0.5s的断电,单片机就会掉电复位。我想让它不断电像UPS一样就去搜索实现方案,搜索到一篇实用新型专利,我很好奇这个专利中的电路与我搜索的其他电路只多了一个二极管,假如其他人也想到添加一个二极管,那不就侵权了吗?未免不要太容易。
才发现实用新型专利还像没啥含金量,电路本身不受保护,保护的只是所用的组合方式。假如涉及到侵权那改改二极管型号就可以了。有的时候一些小公司会鼓励员工多申请实用新型专利,来增加公司的专利数,在外人面前提升公司名气。有趣!0_0
当然也不是那么差,我只是才了解到这个,随着后续学习可能有新的理解。
AI回答
实用新型专利与发明专利是我国专利法保护的两种主要类型,二者在保护客体、创造性要求、审查程序等方面存在显著区别。
一、保护客体
-
发明专利
保护范围涵盖产品、方法及其改进方案。例如:- 产品发明:新型材料、机械设备等物质形态创新;
- 方法发明:生产工艺、检测技术等流程性创新。
可涉及无固定形状的物质(如液态、气态)。
-
实用新型专利
仅保护具有确定形状或构造的实体产品,例如:- 牙刷的结构改进、机械部件的组合优化;
- 排除方法类创新(如制造工艺)和未定型产品(如粉末状材料)。
二、授权标准
-
创造性要求
- 发明需具备“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”,强调技术突破性;
- 实用新型仅需“实质性特点和进步”,对创新高度要求较低。
-
实用性
两者均需满足实用性要求,但实用新型更侧重实际应用效果,例如结构优化带来的使用便利性提升。
三、审查程序与周期
-
发明专利
- 实质审查制:需通过新颖性、创造性、实用性全面审查,耗时约2-3年;
- 包含18个月公开期及可能的期限补偿(如新药专利最长可延长5年保护)。
-
实用新型专利
- 初步审查制:仅审查形式要件和明显缺陷,授权周期短(通常6-12个月);
- 无实质审查,专利权稳定性相对较低,后续可能需补充“专利权评价报告”验证有效性。
四、保护期限与费用
项目 | 发明专利 | 实用新型专利 |
---|---|---|
保护期限 | 20年(自申请日起) | 10年(自申请日起) |
申请费用 | 约3400元(含实审费) | 约500元 |
年费标准 | 逐年递增,最高8000元/年 | 逐年递增,最高2000元/年 |
五、其他关键差异
-
权利稳定性
发明因经过实质审查,无效风险较低;实用新型易因缺乏创造性被宣告无效。 -
申请策略
允许同日申请两者(需声明放弃实用新型),以兼顾快速授权与长期保护。 -
适用场景
- 发明适合核心技术或生命周期长的创新;
- 实用新型适合结构改进型产品或需快速商业化的技术。